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文化 > 中药文化
编号:12486935
讳疾忌医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7月17日 北京晚报
讳疾忌医

     讳疾

    忌医

    杜昌宏

    “讳疾忌医”源自《韩非子·喻老》。说的是有一次名医扁鹊去见蔡桓公,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公说:“你有病了,现在病还在皮肤的纹理之间,若不赶快医治,病情将会加重!”桓公听了笑着说:“我没有病。”待扁鹊走了以后,桓公对人说:“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 把这个当做自己的功劳”。十天以后,扁鹊又去见桓公,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,如果不治,还会加重。桓公不理睬他。扁鹊走了以后,桓公很不高兴。再过了十天,扁鹊又去见桓公,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,再不从速医治,就会更加严重了。桓公仍旧不理睬他。又过了十天,扁鹊去见桓公时,对他望了一望,回身就走。桓公觉得很奇怪,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。扁鹊对使者说:“病在皮肤的纹理间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;病在肌肤是针石可以治疗的;在肠胃是火剂可以治愈的;病若是到了骨髓里,那是司命所掌管的事了,我也没有办法了。现在在骨髓,我不再请求了。”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五天以后,桓公浑身疼痛,赶忙派人去请扁鹊,扁鹊却早已经逃到秦国了。桓公不久就死掉了。

    数千年前的齐桓公讳疾忌医的表现,一是不承认或不知道自己有病,二是怀疑医生的真诚和医德,有“医之好利也,欲以不疾者为功”的话可证。而今,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之高超虽令扁鹊惊叹,但步蔡桓公后尘者却相当普遍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。并且已酿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后果。不信,且举几例:

    近年来,糖尿病几乎成了如今社会的流行病,但没有经过诊治的人高达80%。

    不少烧心、反酸、胀痛……这些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在很多人眼里“不足挂齿”。但是,或许多数人并不了解,这一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将很可能引发诸如食管狭窄、食管炎(黏膜糜烂)等其他并发疾病,甚至可能引起食管腺癌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许国铭教授指出,胃食管反流是消化领域内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疾病,目前我国这一疾病的发病率为6.7%。令人遗憾的是,与胃食管反流的高发病率相比,仅有一成患者会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治疗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心理、精神类疾病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通病,正常人群中已有40%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和心理障碍,在每年死亡的28.7万自杀人数中,他们是主要的对象,这已成为我国第5大死亡原因。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,每10人当中就有1人经历过精神或行为障碍,预测到2020年,抑郁症将是全世界除心脏病之外第二位导致残疾和死亡的疾病,而在现实生活中敢承认自己有这类疾病的人极少,敢到医院去检查的人数就更少得可怜,即使在发达国家,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也只有60%。

    “亚健康”的危害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突出出来。所谓“亚健康”,就是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,但身体时常感到不健康的状态。它的主要表现可概括为“一多**”,即疲劳多,活力、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减退,经常出现全身乏力,腰酸肢软,心悸气短,头晕耳鸣,动辄汗出,食欲不佳,失眠健忘,心烦意乱,皮肤瘙痒等一系列难以言状、难以用某种病名定性的症状群,我国约有70%左右的人群处于这种状态下。对于如此庞大的生活于“亚健康”状态下的人群,目前的实际状况是,患者基本上不认识或没有引起重视,讳疾忌医问题不轻。

    插图 冯晨清 H126, 百拇医药